您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矿业资讯 >> 东盟矿业资讯

老挝政府叫停非法淘金项目 重拳整治矿业乱象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05-09
  • 来源:互联网
  • 浏览量:3

  

老挝资讯网报道,针对日益严峻的非法采矿及环境破坏问题,老挝政府于近期内阁会议中作出重大决议,宣布即日起暂停全国范围内所有砂金开采项目运营,包括已获批及待审批项目。此项紧急措施旨在遏制矿产资源流失,修复流域生态系统,守护国家可持续发展命脉。

  

据老挝能源矿产部披露,尽管过去十年间老挝政府通过规范招标程序成功引入多个合法采矿项目,为国家财政创造可观收益,但猖獗的非法淘金活动已造成严重生态灾难。大量无证开采者使用化学制剂提炼黄金,导致多条主要河流出现氰化物超标、水体浑浊等污染现象,流域内鱼类等水生生物大规模死亡。更令人忧虑的是,约76%的采矿点位于偏远林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形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困局。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年均超千万美元的国家资源损失,更将环境治理成本转嫁给子孙后代。"自然资源管理专家坎佩博士指出。卫星监测数据显示,沙耶武里、川圹等矿产大省已出现明显植被破坏和水系污染带,多个世界自然遗产缓冲区面临威胁。


根据最新内阁决议,地方政府须在45日内完成辖区所有采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违规企业实施顶格处罚并永久取消开采资格。同时组建由环保、公安、矿产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运用无人机巡查、水质实时监测等科技手段强化监管。老挝总理府发言人强调:"自然资源属于全体国民,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不可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整治行动首次将"生态损害赔偿"写入问责机制,要求违规企业承担污染治理全成本。政府同步启动《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拟将环境恢复保证金比例提升至项目总投资的30%,并建立矿业企业环境信用黑名单制度。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环保风暴"标志着老挝从"资源换发展"向"绿色矿业"的战略转型。随着中老铁路经济带效应显现,如何在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间寻求平衡,将成为这个东南亚矿产资源大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考题。




    相关阅读